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浙江 > 聚焦浙江
投稿

重走杭宣古道 感悟国家变迁

文章来源:中浙网 | 编辑:王志鹏 | 审核:王志鹏 | 发布时间:2019-07-16 | 爆料热线:0577-25694542
       中浙网(通讯员 李磊 章尧 王静)独家首发,7月14日浙江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再出发,前往湖州市安吉县昌硕街道双溪口村,对杭宣古道和安吉公路文化馆进行了实地调研。重走杭宣古道,了解建国以来的公路变迁,以路见国,感悟建国70年来的重大变迁。ntB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ntB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青青山水意,幽幽古道情ntB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杭宣古道位于百丈镇与安吉县交接处,始筑于唐朝,在南宋时期为南北贸易及军事要道。是至今保存较为完好的全石块千年古道,被核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连接着的有“江南第一关”之称的独松关,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从厚重的两道关门中依旧可以感受到当年的血色记忆。ntB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ntB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涓涓岩上流,徐徐清风迎。奇奇凌峋石,青青修竹盈。”正如诗中所述,步入杭宣古道,满目皆是翠竹,宛如步入竹海。古道石板路幽幽,诉说着岁月沧桑,见证了半山村和双溪口村的变迁。ntB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ntB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一路上,团队成员聆听讲解员的讲述,感受古道、宝昌桥、独松关的历史积淀,身处“十里竹海”,感受绿水青山。ntB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ntB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绵绵公路情,泱泱中国梦ntB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在曲曲折折的古道尽头,在山脚一隅,坐落着被群山簇拥的安吉公路文化展示馆,静静地记录着千百年道路的巨变。在讲解员的细心解说下,实践团对馆内模型、影像资料进行了观摩学习。我们感受着道路历史演变的曲折艰辛,桥梁技术水平的突飞猛进,施工发展的迅猛高速,对中国的道路史也有了初步的认识。ntB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ntB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从人马驿站到汽车、高铁;从古道关隘到现代高速公路;从原始的石板桥到钢桥、混凝土桥再到富含力学知识的现代钢筋混凝土桥梁;从传统的人工堆砌到如今的全自动化桥梁建造技术。古今新旧对比,传承延续,不断创新,在感叹祖祖辈辈的无穷智慧同时,也折服于现代快捷、高超的建造技术。作为建筑工程学院的学生,我们也深刻的认识到,作为当代祖国的建造者,需要向这些前辈们学习,扎实掌握专业知识,有责任和义务去传承与创新中国的建造技术。ntB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ntB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一座公路文化馆,凝聚着“路”和“桥”的记忆,记录着古老的造路工艺,也展现着现代化的建造技术。以路见国,道路变迁引领着历史底蕴与现代文明的融合,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指向标。公路和桥梁的技术在不断改变、进步,它们的背后凝聚的是建国以来科技进步的力量。信息技术、卫星定位、机械自动化等高科技在设计建造过程中的应用,诉说着中国发展的伟大变迁!(通讯员 李磊、章尧、王静)ntB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文章来源:中浙网 责任编辑:王志鹏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浙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浙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service@zjchina.cc 网站投稿:0577-25694542 转3号线 活动邀请:0577-25694542 转4号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中浙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2-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