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健康 > 医药疾病
投稿

这种“富贵癌”盯上年轻人 比切息肉更重要的是“改土壤”

文章来源:环球传媒网 | 编辑:吴珠圆 | 审核:大鹏 | 发布时间:2025-08-05 | 爆料热线:0577-25694542

ofJ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冯婷婷:浙江省肿瘤医院结直肠内科 副主任医师ofJ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日前,浙江省肿瘤医院结直肠内科的诊室里,一名23岁的患者小张被确诊为晚期结直肠癌。冯婷婷眉头一紧:“从临床接诊来看,年轻的结直肠癌患者逐年增加。从全国发病情况来看,中青年结直肠癌患者占比约10%—15%,也呈增加趋势。”ofJ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冯婷婷分析,当下生活方式发生变化,高脂外卖、熬夜加班、忽视体检,让年轻人成为结直肠癌的“新猎物”。ofJ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富贵癌”找上年轻人ofJ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粪便隐血检测加肠镜检查仍是“金标准”ofJ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2024浙江省肿瘤登记年报》显示,结直肠癌发病率高居第五位。究其原因,冯婷婷用“富贵癌”形容结直肠癌——高脂低纤维饮食、久坐不动、肥胖都是推手。ofJ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外卖盛行,重油重盐的饮食模式和肠道菌群失衡形成了恶性循环,成了结直肠癌的催化剂。”冯婷婷发现,当下的年轻肠癌患者往往有鲜明的共同特征——长期熬夜、外卖依赖、工作压力大,“而且这类患者对于身体的不舒服特别能熬,还能拖,体检也不注意。确诊时,他们的病情往往已进展至中晚期。”ofJ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小张就是典型案例。他长期加班、饮食不规律,出现便血症状后,误以为是痔疮,拖了半年才就医。他到医院做了肠镜检查后才发现,已经是中期直肠癌,“如果早点检查,完全可以在息肉阶段就解决问题。”冯婷婷提醒,当患者出现便血、排便习惯改变、持续腹痛、不明原因消瘦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不要仗着年纪轻就“熬一熬”。ofJ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目前,肠癌筛查技术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但粪便隐血检测结合肠镜检查仍是‘金标准’。”冯婷婷说。ofJ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在浙江,全省重点人群结直肠癌免费筛查项目被纳入浙江省政府的民生实事项目,已连续开展六年,目标人群主要是50至74周岁的浙江户籍居民。筛查通过问卷评估和粪便潜血试验初筛高危人群,阳性者转诊至定点医院接受结肠镜检查。浙江省肿瘤防治办公室副主任杜灵彬介绍,此前五年(2020—2024年),全省累计筛查超千万人次,定点医疗机构腺瘤以上病变检出率逐年提升。ofJ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冯婷婷补充,建议普通人群从50岁开始进行结肠镜筛查。而针对高危人群,例如有肿瘤家族史、炎症性肠病的患者,建议从40岁起就进行结肠镜筛查。ofJ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ofJ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这种肠息肉是“定时炸弹”ofJ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年轻人预防应侧重“改土壤”ofJ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除早期筛查外,肠癌该如何防治?冯婷婷介绍,有研究表明,80%的结直肠癌都是从腺瘤性息肉经过10年至15年的逐步恶变形成,这一过程通常遵循“正常黏膜→小息肉→大息肉→高级别瘤变→浸润性癌”的演变过程。ofJ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她曾经接诊过一名30岁得男性患者,体检时通过肠镜检查发现了一枚直径约0.8厘米的宽基底息肉,病理结果显示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是癌变前的最后阶段。冯婷婷团队随即为其安排了内镜下切除术,成功阻断了癌变进程。ofJ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宽基底息肉恶变风险超过10%,尤其是息肉大于2cm癌变风险大幅升高,就像埋在肠壁里的‘定时炸弹’。体检中一旦发现此类息肉,无论大小,建议切除,以免发展成肠癌。息肉切除后,还需遵医嘱定期复查肠镜。”ofJ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传统肠癌防治以内镜下切除息肉为主,但这无法改变人体的致癌微环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年轻人更要在生活中进行身体的‘土壤改造’。”冯婷婷列出了预防肠癌“三件套”——合理摄入膳食纤维、减少红肉的摄入、拒绝久坐。ofJ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记者问及当下火爆的益生菌是否能预防肠癌时,冯婷婷说:“益生菌预防肠癌主要来自实验室的动物模型,是否能够预防人类肠癌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证实。肠道菌群平衡者的健康人群,不需要补充益生菌。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长期服用含蒽醌类物质减肥产品,可能引发结肠黑皮病,可能出现腹痛、腹胀和消化不良等不适症状。”ofJ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大咖辟谣ofJ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ofJ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谣言1:肠镜痛苦且危险,能不做就不做。ofJ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冯婷婷:不科学。结肠镜是肠癌早期筛查的核心手段,技术已较成熟,且目前的无痛肠镜可缓解不适感。肠镜的风险很低,而且能直接发现并处理息肉和癌前病变,避免病情恶化。拒绝肠镜可能延误诊断,相关人群建议进行定期筛查。ofJ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谣言2:体检时肿瘤标志物指标显示正常,即可排除肠癌。ofJ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冯婷婷:错误。肿瘤标志物在部分早期、晚期肠癌中仍可能显示正常,灵敏度有限。仅凭标志物判断会漏诊肠癌,肠癌筛查需结合粪便隐血和肠镜检查。ofJ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谣言3:基因检测是“智商税”,对肠癌无用。ofJ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冯婷婷:错误。基因检测有明确价值:晚期患者可通过检测发现靶点,指导靶向治疗、免疫治疗;高危人群(如家族史、遗传性息肉病)能筛查遗传风险,实现早干预。但非所有人必需,需遵医嘱进行个性化选择。ofJ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谣言4:肠癌是吃肉引起的,素食者不会得。ofJ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冯婷婷:错误。高脂低纤维饮食确实是患肠癌的风险因素,但久坐、吸烟、酗酒同样危险。素食者若存在其他不良习惯或遗传因素,仍可能患病。预防肠癌需综合健康饮食(适量肉+高纤维)、规律运动、戒烟限酒。ofJ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谣言5:肠癌转移后无需积极治疗ofJ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冯婷婷:不正确。肠癌出现转移,可以通过药物显著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部分转移灶(如肝转移)经综合治疗后,有1/3患者可能达到临床治愈,所以患者不应该放弃治疗。ofJ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ofJ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文章来源:环球传媒网 责任编辑:吴珠圆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浙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浙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service@zjchina.cc 网站投稿:0577-25694542 转3号线 活动邀请:0577-25694542 转4号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中浙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2-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