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浙江 > 聚焦浙江
投稿

浙理学子温州实践行:夹传统工匠精诚,缬蓝白浙南记忆

文章来源:中浙网 | 编辑:王志鹏 | 审核:王志鹏 | 发布时间:2019-07-10 | 爆料热线:0577-25694542
QF9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中浙网(通讯员 蒋文婷/文 编辑 王志鹏)独家首发,中雁荡山,史称为“东南第一山,是国家级AAAA级风景区。每年都有百万人慕名来到雁荡山,往往到了北雁便已感叹览尽海上名山,然而雁荡山的另一部分——中雁,却久在深闺人识少。蓝夹缬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堪称我国传统印染工艺的活化石,也面临无人问津的窘境。而在中雁荡山脊,住着一户陈姓人家,150多年来代代传承着蓝夹缬印染工艺。QF9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QF9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2019年7月1日,浙江理工大学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夹古道之韵,缬雁荡之蓝”实践小分队来到中雁荡山, 领略王十朋笔下的“十里湖山翠黛横,两溪寒玉斗琮琤”,拜访“陈氏蓝夹缬”第四代传人陈松尧,探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夹缬的奥秘。QF9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QF9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每一道工序都重要QF9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到达乐清市中雁荡蓝夹缬工坊已是下午时分,天气燥热,工坊在一个便利店的里间,看店的是陈松尧的儿媳。进入里间,随处可见蓝夹缬产品,窗前的蓝夹缬窗帘,椅子上的蓝夹缬抱枕,悬挂着的蓝夹缬背包,蓝底白纹,有着青花瓷的淡雅,又因其布质材质携带淳朴天然之感。走入地下室,方见蓝夹缬印染的工作场所,两口染缸,固定雕花板的框架,各式工具被整齐地摆放在架子上,门外是晾晒蓝夹缬的地方。QF9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QF9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在采访的过程中,由于陈松尧不会说普通话,其儿媳充当“翻译”。通过她的介绍,队员们了解了蓝夹缬被单的印染工序。当问及哪一步工序最重要时,陈松尧的儿媳没有做转述,而是直接回答到:“每一道工序都重要。”从最开始的坯布准备时对纹样间距的测量、标记,到染料准备时染缸的水位高度,坯布上版时花版组的固定、下缸上色时间、次数,最后的漂洗晾晒,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即使是手艺熟练的陈氏父子,一天也只能做一条蓝夹缬。那一颗颗在浸染时被拨动用以计数的珠子,原始而古老,深藏工匠对工艺的虔诚。QF9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QF9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一代浙南人的回忆QF9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白居易《赠皇甫郎中》诗云:“成都新夹缬, 梁汉碎胭脂”。蓝夹缬是唐代复色夹缬技艺的遗存,是我国古老的雕版印染活化石,又被称作“蓝花布上的昆曲”,是我国传统染织品中以戏曲人物为主要纹样的唯一孤例。1975年之前的150多年里,蓝夹缬是温州地区的婚用被面,迎亲路上摆在嫁妆最显眼的位置,表示礼数已至。新婚盖蓝夹缬,寄寓夫妻和睦齐寿的美好祝福。QF9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QF9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在蓝夹缬还是当地女孩的嫁妆必备品的年代,陈松尧家里十几个染缸日夜开打,生意红火。要嫁女儿的人家把准备好的土布带到陈松尧家中,陈松尧负责印染,妻子负责晾晒。一户普通人家准备一床蓝夹缬被单要用将近一年的时间,买布、裁布、送去印染、采购棉花、填充棉花、缝制被单等,一针一线间是父母对女儿出嫁的祝福与眷恋。QF9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QF9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中雁荡山是蓝夹缬种植规模较大、以质优量多著称的种植区,历史悠久。乐清官方记载靛青的文献,始见于明永乐《乐清县志》卷三“货之品”条目,不难推测,其产生必超前于这个时间。上世纪60年代前,中雁荡山区的特产靛青非常红火,不只是满足温州市各县印染需求,而且远销台州、福建等地。除当染料外,还制作常用药品,在乐清经济发展史上写下闪光的一页。QF9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QF9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培育自身的造血功能,在现代生活找到自己的位置QF9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蓝夹缬的制作工艺包括花板雕刻、靛青打制、夹缬印染三部分。每个部分都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见证,每个部分都与现代工业发展背道而驰。昔日蓝夹缬花板雕刻技艺的两大家族,只余苏氏女婿黄其良这一最后传人。历史上以种植蓝草、制靛闻名的乐清黄檀硐村蓝夹缬已停止生产,染坊早已破败不堪。而保留着传统蓝夹缬印染技艺的陈氏家族不复从前红火,以个别定制业务为主。QF9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QF9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在我国这样一个文化遗产泱泱大国,国家不可能把所有的文化遗产都供养起来、供养到底,这不是国力所能达到的。文化遗产要得到真正的传承,归根结底还是要培育自身的造血功能,在现代生活找到自己的位置。”蓝夹缬研究专家张琴在《蓝夹缬的调研和保护》一文写道。QF9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QF9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们也在“寻找位置”路途上。黄其良协助媒体推广传统民间技艺,参与央视《百家讲坛》、《走遍中国》等节目录制,《温州苍南蓝夹缬》《中国蓝夹缬》《蓝花布上的昆曲》等研究的撰写提供丰富的史证和物证。“陈氏蓝夹缬”第五代继承人陈献武开发使用丝绸和羊绒材质,制作除被单外其他的蓝夹缬制品,如手提包、围巾等,扩大蓝夹缬的用途。而靛青作为植物染料,符合当下自然环保理念,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其价值,进行深入研究,或投入生产使用。QF9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QF9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温馨提示:本文为中浙网首发,独家报道,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中浙网。QF9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文章来源:中浙网 责任编辑:王志鹏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浙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浙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service@zjchina.cc 网站投稿:0577-25694542 转3号线 活动邀请:0577-25694542 转4号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中浙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2-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