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浙网(通讯员 李娜/文)独家首发,垃圾分类是对传统垃圾收集处理传统方式的改革,为更深入了解垃圾分类相关知识,践行环保,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青春领航著新章,薪火传承献华诞”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5日来到江干区丁兰邻里爱心服务中心,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变废为宝”手工环保课。

活动伊始,丁兰社区邻里爱心服务中心理事长冯筱兰向实践团成员简单介绍环保现状,并以杭州垃圾处理为例,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娓娓道来。当成员们了解到瓶中这些颜色不一、闻起来还有刺鼻酸臭味的酵素原液来自分类后的废弃果皮,还能变废为宝,做成洗手液、洗发水时,震惊不已,对亲手实践迫不及待。

为了满足成员们的求知欲,让成员们对酵素的利用有更直观的理解认识,冯老师亲自示范,教授酵素洗手液的制作流程。将准备好的酵素原液与洗手液、水在小瓶内按1:1:8的固定比例,混合制成环保酵素洗手液,摇匀至无气泡后便可使用。随后成员们简单进行分组,亲自动手尝试制作。简单的几步制作工序,就让原本带有刺鼻酸臭味的酵素原液,变为方便可用的洗手液,化身成为新的资源,成为垃圾分类的环保产物。成员们在感到不可思议的同时,也体会到变废为宝的乐趣,更坚定了在今后生活中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的决心。

最后,几位成员依次分享参与此次环保课堂的体会,认为垃圾分类不仅能变废为宝,还能够为处理垃圾的环卫工人提供更好的工作条件,避免伤害。最后负责人冯筱兰总结讲话,她强调保护环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所有人日常活动都应遵守的准则,“对垃圾进行分类,从源头减量,是我们需要做,也必须要做好的事,它关系着我们周身的所有环境,与人类息息相关。”践行垃圾分类,共展环境新颜。通过亲自体验垃圾分类带来变废为宝的过程,加深了浙理学子对垃圾分类重要意义的理解,更懂得也更愿意去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助力共同美丽中国的建设。(通讯员 李娜/文)
温馨提示:本文为中浙网首发,独家报道,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中浙网。

杭州叮当快药“健康小屋”送清凉 守护高
西湖畔的温情传递:政策惠民生,“助小
癌痛是身体发出的警报 忍痛、乱用药后果
清凉沁工地 法治筑根基
AI养生新搭子,专治睡不好
这种“富贵癌”盯上年轻人 比切息肉更重
WAIC 观察: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睡眠
2025年第二十二届ChinaJoy在上海新国际
中铁七局海盐制梁场顺利通过箱梁生产许
回首征程尽雄风,青年再踏长安路
观中共征程史,忆往昔岁月稠
寓教于乐,让趣味与知识并蒂开花
中共历史悠悠去,不尽长江滚滚流—
华诞迎百年,青年在行动
热烈庆祝2020超算与分布式存储产业峰会
心遇App再聊家庭融合问题 助力和谐幸福
浙江理工大学青少年素质提升社科普及基
电梯新规让“换梯潮”按下暂停键 品牌如
地球日肯德基食物驿站全国突破1000站,
加码安全出行 哈啰城市计划安吉发起“一
助力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侨银股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