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育 > 教育资讯
投稿

一场跨越百年的越剧寻根之旅

文章来源:中浙网 | 编辑:刘逸琳 金文慧 骆乐 | 审核:王志鹏 | 发布时间:2019-07-12 | 爆料热线:0577-25694542

 DI0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越剧是中国的第二大剧种,被认为是“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相当于戏曲中的流行音乐。2006年,越剧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嵊州是大家公认的越剧发源地,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小听着越剧长大的嵊州人,在悠扬婉转、音色空灵的越剧声中,耳濡目染,便也更具江南风情的温柔缠绵。2019年6月29日,浙江理工大学史量才新闻传播学院的实践小分队来到嵊州探寻越剧根源、感受越剧的优美以及了解越剧的发展现状和未来。DI0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沉浸在越剧之乡DI0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嵊州街道上随处可见“越剧之乡”相关字眼的墙画及横幅,当地政府对越剧的价值非常看重,越剧也是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文化要素。据了解,当地不仅有弘扬越剧文化的艺术中心,包括专门设置的越剧博物馆,更有以旅游业为主打的越剧小镇。作为越剧活水的源头,嵊州着力建设底蕴深厚的人文城市,不仅在景观上,更在教育上下了很大功夫。现如今,越剧已然成为这座小城的招牌。DI0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DI0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DI0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传承灌溉新血DI0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一行人来到嵊州越剧艺术学院,这是一个专门培养越剧人才的学校,被称为“越剧艺术家的摇篮”。走进校园,会发现学校里到处都展现这越剧元素,环境优美,很适合学生们练声。偶尔还会听到教室里传出来悠扬的越剧器乐的演奏声。在联系了校办公室后,组员对负责人刘老师进行了越剧方面的采访。从采访中,我们了解了现在学校培养的越剧演员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现在为了宣传越剧都采取的方式方法,不断推进“戏曲进校园”,以及越剧未来的发展情况。DI0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DI0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DI0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期间我们谈到了越剧文化逐渐小众化的现象,刘老师对此相当乐观,他向我们解释道,越剧是农耕文明的产物,最早是在田间地头出现的,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会有一定的萎缩,这是历史前进的必然。人们不必过分担忧,因为戏曲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只会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化,而不会消亡。回顾百年越剧发展历程,其最大的特点不是守拙而是变通。越剧比起其他剧种,由于它相对年轻的历史及不断创新的表现形式,越剧吸纳昆曲乃至国外歌剧之长,将之内化、本土化为越剧舞台的表达方式,不拘泥于传统古法声台形表,在取精华去糟粕的道路上越剧已然更换新血。如今的越剧相比一百年前的越剧已经十分精细,具有了更高的艺术价值,与刘老师交谈后,小组成员观察体会了学校的越剧学习氛围,进一步了解了越剧的发展道路,我们同样相信,一百年后的越剧也会发展得更好。DI0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追根溯源,越剧永不消亡DI0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在实践的最后一天团队来到了嵊州越剧博物馆以及越剧小镇。馆内工作人员详细地介绍了越剧发展的历程和重要人物经历。四处陈列着地各式各样精美的越剧服装、乐器和演出道具让人感慨颇深。现如今,越剧进校园的活动已经在全国高校和地区火热地进行,博物馆的引导姐姐说,“去年完成了四十多个,今年的计划是90个”。由他们创办的中国戏迷网也发展得颇为成功。DI0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DI0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而越剧小镇位于施家岙村,施家岙是中国女子越剧诞生地。越剧小镇是一个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生态人居于一体的中国越剧特色小镇,展现了一种桃花源式的戏剧环境。在观看了一场精彩越剧表演后,小组成员相继感受了皮影戏的魅力及大剧院的宏伟。相较于其他剧种,越剧或许不是历史最厚重的,但从越剧在嵊州乃至全国的继承与发展来看,它一定是具活力与创新、与时俱进的戏剧典型。DI0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DI0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嵊州作为越剧之乡,正在努力打造健全的越剧戏曲环境,将越剧之美展现给更广的人。越剧也会在时代的长河中,不断推陈出新,薪火相传,生生不息。DI0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文章来源:中浙网 责任编辑:刘逸琳 金文慧 骆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浙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浙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service@zjchina.cc 网站投稿:0577-25694542 转3号线 活动邀请:0577-25694542 转4号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中浙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2-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