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健康 > 医药疾病
投稿

无症状性脑梗,小心痴呆!

文章来源:中浙网 | 编辑:王志鹏 | 审核:王志鹏 | 发布时间:2021-08-30 | 爆料热线:0577-25694542

生活中,有些人因为头晕、头痛去医院做脑CT或核磁检查,结果却发现有“腔隙性梗死”或“多发、散在梗死灶”;还有些人,感觉平时没有症状,在体检的时候发现了脑部的小梗死灶。这类没有出现偏瘫、失语、感觉障碍等脑梗典型症状的脑梗,称为无症状性脑梗。ASc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无症状性脑梗隐藏着大危险ASc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无症状性脑梗,因其病灶较小,又多位于对脑功能影响相对不太重要的部位,所以患者不出现脑梗的典型症状。但是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不等于没有危害。若不及时控制危险因素,会导致梗死灶的范围不断扩大或在大脑重要区域形成新的梗死灶,就会发展为有症状的脑梗死,造成患者偏瘫、失语及痴呆,严重影响患者的认知水平和运动功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ASc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老年人群中无症状性脑梗患病率在8%~28%之间,且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有研究表明,无症状性脑梗5年后发生症状性脑梗的风险为3%~10%,是健康人的2倍。亚洲人群从确诊为无症状性脑梗到发生症状性脑梗的平均时间为6.3年。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脑梗死患者若在发病后1个月内出现新发的无症状性脑梗死灶,患者脑梗死复发的风险就会增加。ASc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无症状性脑梗和症状性脑梗的危险因素是一样的ASc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尽管无症状性脑梗在健康的老年人中已经普遍存在了,但是在伴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中其患病率更高,可高达57%。无症状性脑梗存在与症状性脑梗患者一致的危险因素,如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颈动脉粥样硬化等。并且,36.1%的无症状性脑梗患者伴有易损斑块。ASc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颈动脉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发部位,颈动脉粥样硬化性质与无症状性脑梗死进展显著相关。当颈动脉内的易损斑块发生破裂、脱落时,会堵塞脑部的小动脉,造成腔隙性脑梗死;并且,斑块破裂后释放出来的物质还会促进血栓形成。ASc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ASc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无症状性脑梗也需积极预防和治疗ASc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对改善无症状性脑梗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当检查发现患无症状性脑梗后,患者须到医院检查颈动脉和脑部的血管,评估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同时,也要评估认知功能、记忆力等功能是否有障碍。除此之外,一定要加强二级预防,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服药来控制相关危险因素,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比如,血压高的患者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压药,糖尿病患者要规律服用降糖药,血脂高的患者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降脂药物。ASc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近年来研究发现,通心络胶囊对无症状性脑梗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主要体现在:(1)通心络胶囊可以保护并修复“三高”导致的血管损伤,降低血液中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血小板的凝集性、抑制血栓形成,从而预防斑块的形成。(2)对于已经形成的斑块,通心络胶囊还可以增加斑块包膜厚度、减少斑块内脂质等,稳定已经形成的动脉硬化斑块,这样就能有效防止斑块破裂,降低脑梗的发生。(3)通心络胶囊既可以保护微血管,延长脑部微血管内皮细胞在缺血、缺氧环境中的存活时间,又可以促进缺血区域血管新生,保持血流通畅,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一项纳入了39项临床研究的荟萃分析(3906例患者)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牵头开展的通心络胶囊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2000例患者,数据待发表),结果都显示,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可明显改善脑梗患者的神经功能,预防痴呆的发生。除此之外,长期服用通心络胶囊,还能预防脑梗的复发。ASc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无症状性脑梗发病率较高,因其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常常又容易被忽视,从而进展为有症状的脑梗,甚至痴呆。所以说,早期发现、积极预防和治疗对于无症状性脑梗患者来说至关重要。ASc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ASc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文章来源:中浙网 责任编辑:王志鹏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浙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浙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service@zjchina.cc 网站投稿:0577-25694542 转3号线 活动邀请:0577-25694542 转4号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中浙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2-2022